关注酷公司公众号
随时随地发现更多内容近日潮玩圈很不平静,“Labubu二手价格大跌”冲上了热搜。
作为泡泡玛特旗下的顶流IP,Labubu第四代迷你系列的二手价格竟然在短短一周就开始下跌。要知道这个系列一度被泡泡玛特公司、粉丝乃至黄牛全线看好,在开售时也不负众望的一度走高,隐藏款"爱心"炒到千元,但如今闲鱼最低成交价是520元,稍冷门的"!"款甚至跌破400元大关。
这波暴跌让无数黄牛措手不及,甚至波及Labubu其他系列。已经有黄牛在发帖表示,"LABUBU全系列暂停收货,全盘大跌价,等待牛市回归",这与几个月前伦敦玩家为抢第三代Labubu大打出手、官网被挤瘫痪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。
这场从"一娃难求"到"暂停收货"的反转,究竟意味着什么?
01、价格下跌的真相
Labubu第四代迷你系列分为(A-M)/(N-Z)两组,每组各含14个常规款,一个隐藏款,单个盲盒售价为79元,整端(一组)的售价为1106元。
发售当晚,一端的转手价格一度高达3200元,但仅过去一周,就断崖式下跌。9月7日,在千岛(潮玩二手交易平台)App,整端二手价跌至1400元,闲鱼的成交价相近。更令人唏嘘的是第三代"前方高能"系列,今年6月整端回收价还高达1380元,到9月初已跌至600-700元区间,让囤货黄牛血本无归。
这还没结束,对价格悲观的情绪还在蔓延。在闲鱼上1.3万搜索"Labubu"的用户中,67%投票认为价格还会继续下跌。社交平台的风向也在转变,小红书上"互换活动"的热度超过"炒作攻略",玩家们开始自发形成换娃社群,更少的讨论溢价空间。这种转变其实揭示了一个重要信号,Labubu正在从投机标的回归收藏本质。
02、三大"降温"推手
黄牛们对供给策略的严重误判是这次Labubu二手价格快速下跌的导火索。
泡泡玛特此次推出的第四代系列包含30款产品,虽然将隐藏款概率设定为极低的1:168,但却放出超过百万套的供货量。这种"高概率稀缺+海量供给"的矛盾组合,彻底摧毁了黄牛赖以生存的稀缺性根基。更致命的是全线上发售模式,切断了黄牛线下囤货的传统路径。
但更重要的是Z世代的情绪消费观念降温,从需求端釜底抽薪。"几十块的快乐可以,但溢价10倍?割有钱人韭菜吧。"这种心态转变背后是泛二次元人群的情绪消费降温,他们依然为情绪价值买单,但拒绝为虚高溢价付费。东北证券研报显示,Z世代主导的情绪消费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,但这个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"悦己"而非"投机"。
这就像当年的潮鞋,一度出现畸形的繁荣,但很快就落得一地鸡毛。年轻人的情绪,来得快去得也快,增值始终只是"悦己"的附属品。
另外,行业周期的自然调整更加不容忽视。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激增396%至45.74亿元,但这增长来自13个过亿IP构成的矩阵,Labubu虽然是大头,但IP的竞争也在相互撕扯着年轻人的关注力。比如,布鲁可的海外收入暴增899%,TOPTOY增速达87%。用宏观一点的角度看,整个盲盒行业的增速已放缓至10%-15%。市场正在从爆发期向成熟期过渡,泡沫挤出在所难免。
03、破局之道:从"炒稀缺"到"筑情感"的行业进化
潮玩的本质是"情绪生意",这一点在价格波动中愈发清晰。当玩家们在小红书互换娃娃而非炒作价格时,行业其实正在回归健康生态。2025年潮玩市场规模预计达877亿元,这个数据印证着市场的真实潜力,但这种潜力需要通过"收藏+社交"而非"黄牛+炒作"来释放。
迪士尼米老鼠能够百年长青,从来不是饥饿营销,而是持续的内容输出与情感连接。事实上,泡泡玛特也已开始布局动画、游戏、主题乐园等IP生态,其旗下13个过亿IP中,THEMONSTERS系列上半年营收达48.1亿元,证明优质IP的价值不应仅体现在二手市场。
此外,泡泡玛特正在加大全球化的渗透。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,海外收入增速439.6%,其中美洲市场暴增1142%,海外溢价率维持在31%-75%。这种国内外市场的温差,恰恰说明中国潮玩IP的全球潜力。与此同时,借鉴蜜雪冰城57.6%门店布局三线以下城市的策略,潮玩在下沉市场仍然存在庞大的待开发空间。
短期看,Labubu的价格跳水是市场去泡沫的健康调整。真正的玩家得以用合理价格收藏心仪款式,而投机者则得到市场教育。这种阵痛是行业成熟的必经之路。
长期而言,Labubu的价值不在于二手价标签,而在于其带来的情感共鸣。泡泡玛特正从"稀缺制造"转向"情感构建",这种战略调整将会让IP价值沉淀下来。正如那些经典IP,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炒出来的,而是在持续的情感连接中自然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