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酷公司公众号
随时随地发现更多内容图 / 来源于网络
曾几何时在广大学生、年轻人的狂炫之下,零食赛道爆发了强大商机,备受资本市场青睐。
而如今的零食消费赛道正呈现冰火两重天:一边是零食量贩头部玩家加速兼并,加速产业整合与全国扩张。另一方面,曾经的头部零食品牌正在经历线上渠道失速、营收利润双降的惨淡现实。
作为2022年市值最高的零食公司,良品铺子今年的表现确实令人大跌眼镜。二级市场股价喋喋不休,大股东多次减持,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定位高端的良品铺子正逐渐被市场所不喜。
高端定位与低毛利
2020年上市时,良品铺子就被称为“高端零食第一股”。但其竭力打造的高端形象并没有带来高额回报,反而被消费者吐槽。
有媒体通过天猫比价发现,1斤装A240型紫衣腰果,良品铺子售价为37.9元,三只松鼠价格仅为21.8元;良品铺子去骨鸭掌110克装价格为20.9元,百草味去骨鸭掌125克价格仅为16.9元。
图 / 来源于网络
与此同时,良品铺子的经营也出现滑坡。今年前三季度,良品铺子营收59.99亿元,同比下降14.33%;净利润1.91亿元,同比下降33.43%。其中,第三季度净利润199.84万元,同比下降97.88%,扣非净亏损为207.88万元,均创造了上市以来同期最差表现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良品铺子的营收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。
良品铺子的营收降幅高于多家同业竞争对手。今年前三季度,来伊份和三只松鼠分别实现营收30.02亿元、45.82亿元,同比降幅分别为7.61%和14.07%。同期,盐津铺子实现营收约30.05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52.54%。
良品铺子的毛利率也有待提高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该公司毛利率为28.54%,低于同期来伊份的42.48%和盐津铺子的34.45%。
在被问到三季度净利大幅下滑原因时,良品铺子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“三季度公司利润波动主要是毛利率、销售费用波动导致。”在近日举办的说明会上,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提出“平台分化、用户分化”等因素导致公司销售波动。
线上增长引擎失灵
渠道建设摇摆不定是良品铺子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。
数据显示,良品铺子三季度线上电商业务收入为8.52亿元,同比下滑19.42%,毛利率同比减少3.91%。
在头部零食企业阵营中,来伊份、盐津铺子都属于老牌厂商,侧重线下市场。而三只松鼠、百草味则归类于互联网品牌,以线上为重。良品铺子的渠道却是发展最平衡的,线上线下市场平分秋色。
两条腿走路确实比较稳妥,但是良品铺子近两年来却在“单腿跳”。自2012年发力线上市场后,线上营收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增长。2020年首次超过线下营收,成为营收主力,其中天猫等平台电商是主要布局的线上渠道。
然而自新零售热潮的兴起,2019年良品铺子重心再次转移到线下市场,导致其线上营收开倒车。例如2022年线上营收为46.98亿元,同比下滑3.29%;线下营收虽然取得了7.8%的增长,但是整体营收相比2021年增幅不大。良品铺子的渠道变革有些得不偿失。
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,第三方数据显示,被誉为“零食三巨头”的良品铺子跌出天猫休闲零食预售数据榜单前十,榜上无名。
这次线上销售的失利也预示着,良品铺子的营收恐难达到2022年水平。